您的位置:首页 >滚动 >

主创专栏 | 孩子学习不主动?你可能忽略了这10件事

2023-08-18 19:28:01    来源:C计划

如果要在教育的目标中选择三个最重要的,我一定会选的其中之一是:培养孩子的自主性。换句话说,要让孩子感到被激励,愿意自己去学习、思考、探究、行动

这似乎不难理解。

确实有大量研究发现,学习自主性强、感到被激励的孩子,更能在学习中努力和坚持,不论综合素养,还是考试成绩,往往都更好


(资料图)

孩子在人生中也必然会面对诸多挑战,围绕亲密关系、社会交往、养育后代、职业发展、社会变化,需要孩子自己去想办法探索和解决。这些不是高学历就必然能应对的,也不能永远由父母包办代替。

从家长的角度,如果你习惯了监督孩子做作业,是不是也感到苦不堪言?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,越来越难推动孩子,亲子关系也因此受到伤害。

/ NYT /

然而,中国应试教育下的现实是,大多数孩子的学习主动性不高,一些孩子在小学高年级就明显出现厌学情绪,甚至自暴自弃。很多家长等到出现问题时感慨,“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。”

怎么样让孩子学习更主动?那就要了解“为什么孩子学习不主动?是什么伤害或是激发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?

今天我想分享的内容,理论部分来自美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常用的一本教科书,背后有大量研究支持,我没有列出研究的文献,感兴趣的家长们可以去英文原版书中查找。

/ How people learn II 无中文版 /

我会谈谈影响孩子学习主动性或激励的:

两类关键思维

8个具体因素

家长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

我对应写能激发孩子主动性的因素,反方面就是破坏主动性的因素。了解了这些,你可能会发现,正是教育制度、老师和家长的很多做法,伤害了孩子的学习主动性。不要一味责怪孩子。想要改变?就要从改变教育方式开始。

两类关键思维

关键1:思维方式或心态——成长型思维

成长型思维(Growth mindset):认为人可以通过努力,提高智慧和能力,获得成长和成就。

固定型思维(Fixed mindset):认为智商是天生的,很难被改变。

关键2:学习目标——以掌握为目标

以掌握为目标(Mastery goal):认为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、提高自己的能力。

以表现为目标(Performance goal):认为学习是为了让自己表现得比同伴更好,获得别人(家长、老师、同学等)的肯定。

研究发现,这两类思维方式是影响孩子学习主动性最关键的因素。拥有成长型思维、以掌握为核心学习目标的孩子,更有学习主动性,学习成就更好,他们更愿意努力尝试,付出和坚持,能从学习过程本身获得快乐和成就感,以此激励自己。

有固定型思维、以表现(取悦别人)为主要学习目标的孩子,往往更害怕失败,不愿意承担有挑战的学习任务,更看重考试成绩本身,以及老师、同学或家长的反馈与评价。这也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和焦虑,逐步丧失对学习的兴趣。

/ IrfanMalikA /

我做了七年思维教育,深感思维方式是决定人言行的关键,它们是导致好坏结果的根本原因。但对很多家长来说,思维是抽象的、看不见的,孩子的知识和分数是具体的、直观的,所以常常忽略思维方式的重要性。但大量研究告诉我们,从改变思维方式入手,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

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们,普遍是什么思维方式呢?固定型思维,以表现为学习目标,这是更常见的,所以也难怪学习主动性低。

我曾经在给四五年级孩子讲《毛毛》这本书时,和孩子们讨论“你学习是为了什么?”极少有学生选择“因为我对知识感到好奇”,绝大多数选择的是“为了考好大学,为了让父母高兴”。

在给家长的课程中,我也很多次听到家长抱怨,孩子小学一二年级就“躺平”了,会说“我就是没有某某同学聪明,我不可能考太好。”

为什么会这样?还是整个教育评价机制的问题。你或者学校老师,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些做法?

心中觉得某些孩子更聪明,某些智商不行,不是学习的料

把考试分数当成评价孩子好坏、聪明与否的主要标准,甚至唯一标准

常因为考数分数指责或表扬孩子

没有充分重视每个孩子的差异,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

把孩子和别人比较,说“你看某某同学是怎么说、怎么做的,考了多少分,考上了某个学校”

这些都容易让孩子在意自己的表现,而不是关心学习内容本身,孩子常觉得自己要通过学习成绩赢得父母的爱和老师的肯定,自己就是不如某些学生。如果要改变孩子的思维方式,首先要减少对孩子的评价、指责和比较,用积极的沟通方式,看见孩子的努力,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要,给孩子提供支持

8个具体因素

因素1:刻板印象——拒绝相信刻板印象

很多女孩在学习理科时缺乏主动性,这可能和刻板印象有关。一系列研究发现,女孩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,比她们实际的能力要差。

各类刻板印象,是限制孩子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我们在课程里曾经带孩子讨论很多刻板印象的问题:女孩学不好理科,胖人更加不自律,黑人智商更低……认识刻板印象背后的逻辑推理问题(不准确的归纳论证),以及它给个体和社会带来的伤害与不公,能帮孩子突破对自我的限制。

可以想一想:你相信哪些刻板印象吗?你会无意中向孩子表达出刻板印象吗?你会主动和孩子解释刻板印象的问题吗?

因素2:学习难度——目标清晰、具体、有挑战、可实现

我们给孩子们介绍过一组概念,“舒适区”、“学习区”、“恐慌区”,学习内容要在学生的“学习区”,不太容易也不太难,有一定挑战,但可以完成,这更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。

举个例子,学龄前学认字和写字,12岁前学奥数,小学一年级不读绘本而是读整本书,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,属于“恐慌区”,年龄越小的孩子,本身越服从父母的权威,努力“鸡自己”去做题、背诵、理解,可能确实掌握了一些知识,但这个过程其实极大伤害了孩子的自主性,所以很多“鸡得早”的孩子后劲不足,越来越不想学、不爱学、学不进去。

该怎么做呢?首先是要关注孩子学习的状态、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要,其次最好能了解一点发展心理学或者相关学科的分级目标。

拿阅读来说,美国的英语书籍有比较完整的分级阅读体系。给儿子选书的时候,我要提醒自己不焦虑,不和别人比较,发现他读某些书觉得无聊了,就说明难度可能不匹配;我给课程选书的时候,要花时间去查这本书的阅读级别,自己读过,询问读过这本书的孩子,结合主题与孩子的关联度,以及对儿童的了解,很谨慎地判断。

/ NYT /

因素3:对自我能力的认知——我有能力

研究发现,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应对学习任务的孩子,往往有更强的学习自主性,这样的孩子更能看到自己的进步,能把大目标分拆成可实现的小目标。总是否定自己能力的孩子则自主性往往比较弱。

为什么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?你或者学校老师,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些做法?

盲目追高,给孩子的学习任务难度过大,孩子屡屡受挫

经常批评孩子哪里没做好,作业哪里做错了,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很少关注或提及

替孩子做决定和解决问题,孩子自己尝试的机会比较少

前几天,我帮两岁半的儿子打开了落地灯,儿子哭了说要自己打开,我说“可是你还够不着”,儿子说“我搬凳子就能够着了”,于是我又把灯关上。自己开灯的一瞬间,他高兴地说“我能自己开灯了”。我重复了一遍“哇,你能自己开灯了!好棒。你想不想说说你还能做些什么呀?”然后儿子很高兴地开始数自己能独立做的事情。孩子从小其实就有要探索、了解和提高自己能力的需要,千万不要剥夺了这些。

因素4:内在动机——有较强的内在动机,好奇心强

内在动机(Intrinsic motivation):做一件事,是因为这件事是自己本身想做的,自己能从这件事本身受益。

外在动机(Extrinsic motivation):做一件事,是因为想得到某种奖励或者避免某种惩罚。

内在动机越强的孩子,对事物普遍有强烈的好奇心,往往更有学习主动性。我做过一些嘉宾直播,很多在领域内有所成就的嘉宾,可能是中途转行但依然有所突破,一个相似点,是都会觉得自己是好奇心很强,内在动机很强的人

/ NYT /

因素5: 外部奖励——学习没有和物质奖励挂钩

外部奖惩(包括物质奖励或剥夺,言语表扬或指责)是现在学校和家长普遍使用的方式,很多家长会和孩子说,考试进步或者在兴趣比赛中得奖,就可以奖励零花钱、手机、玩游戏时间,或者出去吃饭,也有孩子每做一次作业可以得到一元钱。

这在短期内可能是有一定效果的,比如孩子确实花时间准备期末考试。但大量研究发现(例如有研究者汇总了128个相关研究),外部奖励会伤害内在动机,破坏毅力和成就,也破坏孩子的主体性和掌控感。从中长期来看,外部奖励无论对学习主动性,还是学习效果,都是不利的。

也存在一些有不同观点的研究,但并没有完全推翻上面的观点。一些研究发现,物质奖励起码比要求孩子顺从要好,比惩罚要好只有当奖励带来真正的骄傲、尊敬时,可能会激发内在动机;只有当学习内容非常无聊时,外部奖励能增强记忆。更关键的是,称赞孩子的什么方面?有很多研究发现,称赞孩子聪明,容易伤害孩子的主动性,但称赞孩子的努力、或者让称赞的内容更加具体,则可能会有更多好处。

忘了曾经从哪个影视作品看到的一幕,孩子得了奖,妈妈带孩子去吃饭。吃饭之前妈妈告诉孩子,大意是,“你得奖,我感到你很开心,妈妈也很开心。但并不是因为你得了奖,咱们才去吃饭庆祝。即使你没得奖,我也会带你去大吃一顿,你那么投入地准备,辛苦了,过程中又有很多的收获,我为你高兴。”

/ The markup /

因素6:选择空间——给孩子提供选择权

孩子拥有一定的选择权,能激发学习主动性。研究发现,哪怕是很小的选择也有价值,尤其是在孩子感兴趣的领域,而且拥有选择权会减少孩子的负面感受

你会不会把孩子的时间完全规划好,替孩子决定要上什么课外班?我之前做过一个时间管理的直播,也通过短视频聊过怎么应对孩子的作业,很关键的就是,把管理时间和任务的权利和责任交还给孩子,通过约定规则(例如每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)、复盘讨论、帮助支持,来促进孩子更了解自己,面对和逐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。

因素7: 学习内容的特点——有价值、有趣

当孩子更能感受到学习内容的价值,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时候,会更有学习主动性。研究发现,普遍来说,老师在这方面的作用会比家长更大。

一个很重要的方式,是让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发生联系。我曾经在美国一所公立小学的五年级听过课,老师用两个月的时间带孩子读一本儿童文学,讲一个中国移民家庭,面临贫困、歧视等问题。很多作业题是:书里的男孩在学校遭受了校园欺凌,你有没有见过或经历过校园欺凌?你觉得为什么主人公和她的好朋友要欺骗彼此?为什么这个家庭难以摆脱贫困,什么因素阻碍了他们?……

孩子们会知道,这些讨论对自己、对社会的价值是什么。我的工作中,同事们设计课程,也不断要考虑:这个主题和学生的学习或生活有什么联系?想回答这个问题的学生多不多?从回答情况来看,学生是不是有话可说?……很多时候我们要把课程设计修改到第八版、第九版,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有主动性,保持思考的状态。很遗憾的是,很多老师没有意愿、精力和能力让学习内容变得更有价值、更有趣。

当学校老师没有这样做的时候,家长们可以怎么做?一方面是寻找扎扎实实做内容,重视孩子兴趣的机构,而不是优先考虑能提分数,但破坏孩子学习兴趣的机构;另一方面是寻找孩子感兴趣的学习素材,例如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,可以找纪录片、关于数学的故事书,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趣味、价值和魅力,理解数学和真实社会的关系。

/ NYT /

因素8:社会文化——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别,更有身份认同的学习

有一系列研究认为,在东亚更强调集体的文化下,儿童容易更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,更倾向于认同以表现为目的的学习,忍耐力更高。但更多研究认为,一个国家内部的文化非常复杂,不同文化的交织也很常见,还需要更多相关的研究。

另外,有研究发现,学生对于自己更有身份认同的学习内容会更有主动性。在学校更有归属感,也对学习主动性有帮助。反过来,如果孩子在学校被孤立,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认同,也容易破坏学习自主性。

上面很多学术研究,背后都需要依赖于思维的改变,思维教育也能让孩子终身受益,帮助孩子成长为会独立思考、拥有自主能力、终生学习、立足社会的人。

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?

欢迎体验C计划思辨阅读课

120本+经典书分级阅读

80+阅读思维表达工具

200+小时每节课精心打磨

早鸟价倒计时最后3天

点击下图报名,最高立省数百元!

更多信息,请扫右下方二维码,添加客服微信咨询。老学员可向客服小思咨询。

点“在看”/留言互动

不错过理性的声音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精彩放送